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牛奶對人有害無益

cited from 牛奶與癌症

一、牛奶與癌症

專長自然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李德初醫師在《我的醫生不開藥》一書中,引證美國癌症研究中心的圖表指出,(第59頁)食用奶類製品越多的國家,其民眾罹患乳癌的比例相對提高。(如:丹麥、瑞士、美國、英國、澳洲。)

剛出生的小嬰兒在六個月內沒有自己的免疫力,必須倚靠母體直接餵食的免疫球蛋白抗體,而它的來源就是母奶。母奶中的白血球可從嬰兒的小腸通過到血液裡,讓小嬰兒直接獲得免疫球蛋白產生抗體,用來殺死外來的細菌。

但牛奶蛋白質對人體來說卻是外來的抗原,會引起人的過敏,還有像是乳糖的問題,都會對小寶寶造成傷害。此外,患有血癌的牛隻,其牛奶會存有牛白血病病毒 (Bovine Leukemia Virus,簡稱BLV),這些病毒同樣也會透過嬰兒的腸子吸收,直接進入血液裡,對嬰兒造成傷害。

當一個國家中畜養的牛得到血癌病毒之感染率達到50%~100%,這些國家的人類其淋巴腺病毒(Human Lymphotrophic Virus1,簡稱HTLV1)也會跟著流行。據統計,牛群中血癌病毒流行率高的國家,包括美國和日本,居民患有血癌病毒的比例也高。這些病毒都存於牛奶和白血球中,可從小腸直接吸收進入血液,病毒就躲在白血球裡。

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在1974年的報告,把患有血癌的牛所產出的牛奶餵給十二隻猿猴,其中一隻猿猴也得血癌,另有一隻得肺炎死了,肺炎病毒使免疫系統下降類似感染愛滋病毒的情形。

除了血癌,喝牛奶還可能得其他的癌症,在一項實驗當中,九隻羊注射了牛的血癌病毒,六年半內有50%左右的小羊死於淋巴癌。

牛奶在處理過程中有其滅菌的程序,一般是使用「巴斯特滅菌法」來消毒,也就是利用急速的高低溫度差,來達到滅菌的效果,然而這種方式並不能把病毒除掉,因為牛奶公司一般都把牛奶加溫到攝氏五十度以上之後,(最高到70、80度)就馬上降低溫度至零度,所以滅菌的能力有限,也沒辦法除去致癌的病毒。經過巴斯特滅菌法的牛奶,只是將每c.c.牛奶所含的細菌量降低至兩萬個以下,大腸桿菌降低至十個以下。

一 杯250c.c.的牛奶有多少細菌呢?1c.c.特級牛奶(即最新鮮的,不加任何防腐劑,只有1~2天的鮮牛奶,非奶粉沖泡的)含有:750000個淋巴 球、兩萬個細菌、不超過十個大腸桿菌。而一杯250c.c.的牛奶(奶粉沖泡的)含有:五百萬個細菌,2500個大腸桿菌。

(無名註:周兆祥博士說,最新醫學研究結果證實:牛奶及牛奶產品會令類風濕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惡化,甚至可能引起此症。這種嚴重的病患影響人的脊椎,令該部分的骨骼結連起來,也會導致脊椎附近的肌肉及關節硬化。西醫歷來未能肯定此症的成因,估計可能有遺傳成份。可是近年醫學研究發現,只要採用非類固醇的抗炎藥 (NSAIDs),就可以減輕患此病的痛楚。在該次實驗中,廿五個患者完全戒除一切牛奶食品,包括牛奶、芝士、酸奶、雪糕等,六星期之後,其中十三人病情大有起色,疼痛減少,硬化情況減輕,關節及脊椎問題減少,而且無需再多吃非類固醇抗炎藥。究竟何以有此情況,專家未能肯定,但估計是牛奶中有「某些悍菌」 不怕高溫,在人體內作惡。)

二、牛奶與糖尿病


牛奶的蛋白質和人體內的胰島素細胞(Islet Cell)相似,有些人喝了牛奶之後,體內就會產生抗原抗體反應,製造一種疑似抗胰島素細胞的抗體。這種抗體分不清在體內的是牛奶的蛋白質還是胰島素細胞,所以它會同時摧毀製造胰島素的胰島素細胞,就把第一型或第二型的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細胞也摧毀了。這些病人的胰島素細胞只有正常人的30%~40%以 下,本來就少,再這樣被摧毀後,可能只剩下不到兩三成的胰島素細胞了。

以往在教科書所提到的第一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其發病年齡應該是在妙齡階段,也就是十幾歲左右,但美國的研究發現,現在發病年齡已提前至七、八歲左右,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

美國做了一項系列的研究,發現第一型糖尿病的孩童,完全停止喝牛奶或食用奶製品後,糖尿病的情況減輕了,胰島素的使用量也跟著減少或停止,這並不是說停止喝 牛奶後糖尿病就消失了,因為第一型糖尿病是遺傳性的,但不可否認這種做法可以延後他們發病的年齡。同樣的,當一些第二型糖尿病患減少或停止油脂、牛奶攝取 和牛奶製品的食用之後,糖尿病的情況也有改善,對藥物的依賴度也降低了。

(無名註:前面周兆祥博士在「為什麼牛奶對人有害無益?」一文中,也提到牛奶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

世上患糖尿病最多的幾個國家,都是喝牛奶最多的地區,芬蘭和英國正是如此。各地的民族,沒有飲牛奶的風氣前絕少患糖尿病,自從習慣喝牛奶後糖尿病激增,日本和中國都是明顯的例子。近年各地社會糖尿病肆虐,越來越多人患上這個西方醫學束手無策的文明病,牛奶是其中一個禍首。


這次意大利和英國的醫學專家檢查了四十七個剛患上依賴胰島素式的糖尿病人,把他們跟卅六個健康正常人作比較,結果發現那群病人之中,有廿四人(剛好一半)體 內有「β酪蛋白」(beta casein),那群健康的人當中,只有一個體內發現有這種物質。兩組所有人的其他抗病原水平則並無分別。據專家估計,牛奶內所含有的「β酪蛋白」進入人 體之後,會引起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體內某些抗原進一步產生作用,造成敏感的反應。這次實驗的發現,令西方醫學界更肯定牛奶如何導致糖尿病。)

三、問題牛奶

市面上有很多的奶粉,詳細看裡面的成分,可以知道其中添加了許多不該有的東西,尤其是椰子油或棕櫚油這一類的高飽和脂肪酸,並不是人體所需要的。因為牛奶本身就有高飽和脂肪,根本不需要再添加椰子油或棕櫚油。怪不得美國的報導說,八歲左右兒童就已經開始有血管阻塞或硬化的現象了,這就是食用了添加在各種食品中的高飽和脂肪酸所造成的害處。

很多人試過煮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在加熱中會同質化,失去蛋白質膜,增加膽固醇的合成,增加變性脂肪酸。

此外,戴奧辛(dioxin)是一種強力的致癌物,前幾年歐洲進口的牛奶其戴奧辛濃度都相當高,甚至高達0.73%。功能性醫學反抗老化醫學會認為,戴奧辛是非自然的毒害物,根本一點都不該存在於人體內,如汞亦是。所以有一陣子,好幾個歐洲國家的奶粉全部都回收,在戴奧辛污染的陰影下,使得紐西蘭、澳洲的奶粉廣告,必須特別標明不含戴奧辛成分,以取得消費者的安心。多數人只聽到牛奶的好處,卻不知道它的危險之處也不少,消費者要當心啊。

(無名註:目前國內的鮮奶普遍含有戴奧辛成分, 這是不爭的事實,衛生署說,市售鮮奶的戴奧辛含量,都「符合標準」,並遠低於歐盟規範標準,民眾可以安心飲用。話雖如此,牛奶中究竟是有戴奧辛的存在,戴奧辛的毒性比多氯聯苯(PCB)高數百倍,(牛奶中也含有多氯聯苯成分)戴奧辛與多氯聯苯易造成孕婦懷畸胎及流產,對神經系統和組織器官造成機能破壞,以及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並易致癌。即使只是微量,但若長期喝牛奶就會慢性累積,戴奧辛在人體中有蓄積性,且在血液中循環不已,不易排出體外,並容易堆積在脂肪中。

由於整體環境的污染,使得戴奧辛和多氯聯苯這些毒物無所不在,像塑膠工廠排放的廢 氣,垃圾場或焚化爐含有塑膠製品、廢輪胎、廢電線電纜,經過燃燒就釋放出來污染大氣,就可能存在於空氣中、水中、牧草中,然後牛吃了這些草、飼料、水之 後,毒素就殘留在牛奶和牛肉裡面。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針對國內牛奶中戴奧辛問題追蹤,赫然發現乳牛食用的牧草-狼尾草,就是某些知名品牌牛奶戴奧辛過量的主因,如果有人天天喝含「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牧草汁,對身體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四、牛奶中常見的毒素:

1.細菌、病毒:細菌和病毒在牛的身上本來就會有,但不該在人體身上。如SARS、H5N1等只在動物身上也有的感染性細菌(礦疽菌)、病毒。

2.殺蟲劑:為了要使牛群生活環境少蟲害,牛農用了大量的殺蟲劑、除草劑在牛生活的範圍,使得牛吃進這些化學藥劑,並間接存在於牛奶中。

3.荷爾蒙:如大量使用生長激素使牛隻快速長大、多長肉、多分泌奶、肉又幼嫩等等,這些人造荷爾蒙都會殘留在牛奶和牛肉裡。

4.抗生素:動物生活在野外,為了怕牛隻生病,因此使用大量抗生素,這種動物用的抗生素毒性很大,在牛肉及牛奶的殘留量很高。因為一般美國畜牧業者太容易就買得到這種不能用在人體的動物用抗生素,因此美國在前兩年表示要嚴格管制獸醫用的抗生素。

5.感染性蛋白質(Prion):即狂牛症,為了使牛隻多長些肉及多分泌些奶,在飼料中添加了肉骨粉,(通常是用不能給人食用的,有帶病但未死的牛、羊、雞、鴨等做成。當然,在先進的外國,已被知道的太嚴重的感染、或病死的就不敢用了。)這導致了狂牛症的重複感染。

6.農藥、除草劑等:在其他農作物中大量使用以保證經濟效果,如穀類、玉米等,採收後餘下的給牛作飼料,於是牛就吃下這些藥劑。

牛奶可能引起的成年人的疾病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性疾病、癌症、過敏等。近來越來越多的各種癌症、抗藥性細菌等都「歸功」於這些污染,所以,外國提倡要飼養有機牛,也就是放牧式,以農畜環保來保護人類。

五、牛奶與骨質疏鬆症

牛奶除了會導致過敏,提高得癌症的機率之外,還可能造成骨質疏鬆,這可顛覆了多數人多年來的認知!喝牛奶不但不能預防骨質疏鬆,相反的,鈣質及動物性蛋白質 攝取過量反而會造成骨質不良。骨質疏鬆症發生率最高的國家,如美國、英國、瑞典、芬蘭等,其人民都是喝牛奶、吃肉最多的國家,所以骨質疏鬆症與生活方式、 文化背景有關。

耶魯大學對16個國家五十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股骨骨折的研究報告(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 50:14-18, 1992)指出,鈣質(肉類及奶製品)攝取較高的國家,骨折發生率反而較高。

哈佛大學護理師的健康研究(The Harvard Nurses' Health Study)中,針對7萬8千名女性追蹤研究12年,結果指出,常喝牛奶的女性比不喝或很少喝牛奶的人,發生骨折較多。其他研究報告也有類似的結論。

責任醫藥內科醫師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簡稱PCRM)會長巴納德醫師(Dr. Neal D. Barnard)認為,牛奶對骨質疏鬆症沒有幫助,他指出,醫師必須告訴患者,牛奶不能取代『運動』,鹽及動物性蛋白質會消耗鈣質。因此少鹽、避免動物蛋白質,加上運動,才是對抗骨質疏鬆症的利器。

關於骨質疏鬆症的廣告:

1.美國衛生署與哈佛醫學院的衛教廣告:太多的奶製品蛋白質是造成骨質疏鬆的第一原因。
 

2.Milk does not protect against bone breaks.(牛奶不能避免骨折)
以上宣傳廣告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地下道及醫學雜誌、報紙、網站都可看到。


據調查,愛斯基摩人以魚類和海豹等海洋動物為主食,每日攝取蛋白質300~400公克、鈣質2500毫克,40歲左右即開始大量骨質流失。一項於1992年進行的研究顯示:南非黑人每人每天攝取肉類十公克,每十萬人中只有十人發生骨折;而美國人每人每天攝取肉類八十公克,每十萬人就有125人發生骨折。意即吃越多肉類,骨折越多。

1989年中國大陸的資料顯示,骨鬆發生率小於1%,也就是一百人中還不到一個人患骨質疏鬆症。印度也是一樣。越窮越吃不到肉類,越不會得骨質疏鬆症。富有的美國,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有2500萬人,全球第一。

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72)報導,鈣質缺乏症並不見於以植物為主的飲食者。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除了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蔬果能幫助身體維持在鹼性體質,有助於防止鈣質的流失。

排除食物中的肉類、乾乳酪、和蛋類,會使尿中的鈣質流失減少一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9:1356-61, 1994)

肉類含高量的磷,家禽和牛肉所含的磷是其鈣質的15倍,超量的磷會促進鈣質的流失。(Journal of Nutrition 123:1627-33, 1993)也就是說,肉食越多,鈣質流失越多,越容易骨折。

從Dr. N. Nedley所著的《Proof Prositive》摘錄出來的結論顯示,不同國家食用蛋白質和鈣質的量和骨質疏鬆症的對比,食用蛋白質或鈣質越多的國家,骨鬆患者越多。因此,不要吃 肉、魚、家禽、奶、蛋、素肉食品,也不要過量攝取堅果類和豆莢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形態,決定是否會得到骨質疏鬆症。

目前國內外仍有許多醫藥專業人士,如醫師、營養師等尚認為牛奶可以補充鈣質,減緩骨鬆症,其實在美國已有多所大學研究所報導指出,「豆漿」的鈣既多且更容易被吸收。進一步的研究報告指出,骨質疏鬆不是單靠鈣的汲取就好,重點是還要加上鎂,有的甚至要維生素D3及副甲狀腺素才行。

以上內容摘錄自李德初醫師的著作《我的醫生不開藥》、《健康真律》兩本書。

延伸閱讀:救命飲食
Disease-Proof Your Child: Feeding Kids Right

Interview with Dr. Joel Fuhrman:
Disease-Proof Your Child (part 1)
Disease-Proof Your Child (part 2)

資料來源:
PCRM  Milk  Snyder Health  Mike Sucks  CNN  NotMilk  Nursing World


1 則留言:

  1. 李德初醫師很久以前就說過!

    回覆刪除

歡迎大家留言和轉載此站上文章.